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近年来,六合区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,以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,不断强化企业主导作用,大力培育创新主体,积极推动“小升高”、“规升高”,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,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新引擎。
一、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成效
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、科技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。近年来,我区致力于科技创新、优势产业培育方面持续发力,围绕“育苗造林”,实施创新型攀升计划,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。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52家;科技型中小企业1454家;省民营科技企业突破100家;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,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;2021年入选市瞪羚企业15家,入选独角兽培育企业6家。
二是突出产业创新发展、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持续向好。围绕做强科创赋能强引擎,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、高新产品开发,实施技改项目,制造业科技水平有效提升。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增速与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运转,新旧动能转化得到加速。2021年,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4.3%;重点季度监测企业研发投入增幅超30%。
三是突出载体平台建设、产业创新技术能力持续增强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平台建设,截止目前,我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,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,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;国家级科创载体1家,省级科创载体6家,市级科创载体8家;博士后工作站5家。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2021年我区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5.95亿元,同比增长22%;1-11月有效发明专利拥有771件,同比增长57%;发明专利授权305件,同比增长175%。
四是突出创新要素集聚、产学研成果转化持续落地开花。持续推进创新资源集聚,深化校地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变成产业化的落地成果。先后与南工大、南工程、南信大等高校合作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,促成狼博管道、天诗新材料等企业技术合作攻关,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46件;先后与南大、武大等高校合作区级以上新研21家,引进孵化企业超500家;人才集聚成效显著,先后引入院士领衔人才团队6个,成功入选市级科技顶尖专家8人;2021年吸引150人申报我区高层次创业人才计划,入选市级高层次创业人才计划10人,创新型企业家6人。
二、创新发展存在的难题
近年来,我区虽然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由于产业基础不强、区位优势不明显等原因,导致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。
一是人才招引留用难。由于我区严重缺少高校资源,同时距主城较远,高端人才的精神文化消费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。虽然制定了吸引人才落户的相关政策,但政策的力度还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,加上用人成本高于主城区,我区存在研发团队、研发人才不愿来、养不起的窘迫局面。
二是科研成果市场化难。为了支持创新产品应用推广,我区出台了相关政策,但是由于首购首用政策落实渠道不畅,导致科研成果市场推广难,特别是新研机构成果转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市场进入难:新研机构普遍成立时间短,缺乏相关资质、案例,有些独创的新技术、新产品,尽管获得了较高的科技奖项,但由于没有相关行业标准,市场推广难,要制定标准又必须先有示范项目,企业陷入“死循环”。
三是政策优势倾斜难。为全面驱动创新引擎,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系列政策,但是与市内其他区相比较,政策支持力度及持续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,比如创新型企业家入选,江宁给予区级入选100万-300万支持,我区入选市级创新型企业家给予30万政策支持。
三、举措及建议
抢抓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,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针对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,加速破解创新发展难点、痛点、堵点,增强创新赋能的动力,实现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强化产业支撑,合力人才资源集聚。一是聚焦新能源汽车、节能环保、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,狠抓招商引资,引进一批龙头企业、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企业,提升产业基础能力,扩大人才虹吸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,形成人才加速集聚“强磁场”;二是聚焦创新港建设。聚合各类人才与创新成果,推进南信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,促进科创资源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,加强与南航、中国矿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创新合作,加速导入研发机构、科研平台和产业化项目,打造创新资源以及人才集聚的高地,释放“吸引力”。
(二)强化科技培育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。一是进一步加强高校院所产学研深度合作,多渠道收集企业的真实需求和高校可转化的技术成果,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和融合度,增强转型能力供给;二是加快建设高端科技服务平台,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。大力推广企业建设专家工作室,引进优质人才团队,帮助企业技术攻关,在产业分工格局中向价值高端攀升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(三)强化政策倾斜、持续提优营商环境。一是倾斜产业政策,梳理市内各区的政策制定情况,提优政策支持力度;针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等问题,出台相应政策,为新研机构提供应用场景和项目,在区内支持予以推广应用;细化政策的可操作性,真正落实首购首用政策。倾斜人才政策,加大契合我区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,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给予一定幅度提升的政策支持,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给予重点支持、优先支持。二是深化科技金融建设方案,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成立科创基金,引入投融资服务机构,助力企业发展资金瓶颈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