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首页 > 政协要闻

关于征集区政协五届四次 会议提案的通知

作者: 发布时间 : 2024-11-05 发布单位 : 六合区政协 点击数:1675

区政协委员,区政协各参加单位、各专门委员会、各界别组:

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,为进一步做好提案准备工作,切实提高提案质量,充分履行政协职能,现将提案征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
1.围绕中心,精心选题。要紧紧围绕区委、区政府、江北新区的中心工作,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,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选择符合六合实际且属区权限范围内的课题,超前思考,提出情况可靠、分析准确的提案;

2.注重质量,深入调研。坚持“不调研不提案”,深入实际调查研究,提高站位,找准问题,摸清情况,分析问题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据,鼓励区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有关人民团体、区政协专门委员会、界别组积极提交高质量集体提案;

3.一事一案,规范格式。紧扣主题、开门见山,突出重点、简明扼要,篇幅不超过1500字为宜,提案题目统一为“关于……的建议”;

4.积极参与,及时提交。请于2024年12月25日前,通过区政协网站“提案工作系统”或六合政协手机APP提交提案。


联系人:王雨雷,18205182322


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案参考要目

(第一批)

1. 深入挖掘和利用好资源优势,积极培育以智能制造、新能源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,打造发展绿色生产力的特色区。

2. 以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新。

3.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生态化发展。

4. 深化创新驱动、应用牵引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。

5. 构造“大学+产业+园区”融合发展形态,推进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建设。

6. 补齐设施短板、丰富商业业态,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引导餐饮、零售、住宿、家政、洗染、家电维修等传统生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模式,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。

7. 延伸壮大新能源、智能制造装备、节能环保新材料、航空航天产业链。

8. 深化实施人才强区、重点产业人才政策。

9. 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催生新质生产力。

10. 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。

11. 盘活存量资产,把“沉睡资源”变“发展增量”。

12. 加大区域闲置用地及园区低效用地盘活力度。

13. 构建“区街联动+专业攻坚”新体系。

14. 持续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优化政务服务。

15.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,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与活力。

16. 探索城市更新“大片区统筹、区域性更新”,完善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体系。

17. 深入实施“技改强企升级”行动。

18. 推进产城融合片区建设,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跨街镇利益耦合机制,推动城乡、区域一体化发展。

19.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

20. 做好农民工、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。

21. 发展终身职业技术教育,壮大产业工人队伍。

22. 加强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权益保障。

23. 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。

24. 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。

25. 优化妇女儿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。

26. 促进育龄人口生育率提升。

27. 支持建设园区托育、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种普惠托育服务体系。

28. 持续规范中小学(幼儿园)进校园活动。

29. 开展教职人员安全素养实操培训,维护校园安全稳定。

30. 加快发展银发经济,深耕养老产业“经济蓝海”。

31. 打造“全民”拥军优待品牌,常态化关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群体,做好随军家属就业、子女就学等工作。

32. 强化全过程监管,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。

33.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,构建多层次救助帮扶圈。

34. 全力抓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工作。

35. 建强应急救援体系,开展有针对性的避险逃生演练和应急救护培训,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。

36. 推进落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,持续探索村集体领办实体、村集体“抱团发展”、村企合作共建等运行机制。

37. 支持村(社区)联营“土特产”,培育富民产业。

38. 探索农村新业态用地保障措施。

39. 加快探索“一网统管”数智赋能治理新路。

40. 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,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。

41. 加快专业化、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,探索推进“社工+志愿者”的工作模式。

42. 传承弘扬“枫桥经验”,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。

43.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创新发展,积极参与社会治理。

44.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。

45. 深化书香六合建设,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发展。

46. 创新“农文旅体商”融合发展新模式,建立“四乡”(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中国民歌之乡、中国观赏石之乡、中国美食文化之乡)文化工作协调机制,推动文化产业提速增效。

47. 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以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美丽六合建设。

48.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责任、监管、市场和政策体系建设,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。

49. 推进生态惠民工程,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。

50. 持续推进长江岸线保护。

51. 增加新优植物品种,提升城市绿化景观。

52. 加强以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。

53. 推进环保重大项目建设。

54. 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。

55. 加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,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。

56. 一体推进法治六合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建设。

57. 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、跨境网络赌博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犯罪打击治理力度,

58. 加大力度培育发展知识产权、数字金融、快递电商等新兴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,做实调解工作。

59. 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,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、基础前沿领域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。

60. 充分发挥破产救治功能,综合运用多种方式,全力救治有发展前景的困境产业。
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